利民會40週年誌慶
走在精神健康最前線
利民會是一間國際非牟利組織,致力推廣精神健康,於1984年在本港成立,服務發展至今已由一間康復宿舍《蔭苑》擴展至現時整全的精神健康服務,當中包括: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﹑住宿訓練﹑職業復康及輔助就業﹑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﹑以及多個不同類型的專項計劃。利民會的服務對象包括精神復元人士及照顧者﹑青少年及家長﹑在職人士以及長者,現時每年為高達15,000人次服務。
走過的40年
在過去40年的足跡裡,我們見證香港社會經歷了無數的變化,有「飛躍」﹑有「轉營」﹑有「穩定」﹑也有「挑戰」的時刻,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也隨著大環境而轉變。情緒困擾往往發生在任何年齡﹑背景及職業的人士身上。而精神病的知識,也被大眾逐步認識及正視,從而令社會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大。這些都教會內上下同工不斷反思﹑尋求有效模式﹑不斷重新調整策略,以更適切地滿足需要和迎合社會的變化。同時,我們堅持為精神復元人士發聲,幫助他們重回社區過著新的生活方式。
走進有需要的人群
我們深深明白復元人士在復康路上會經歷起伏並且持續一段時間,因此我們的服務不斷改革及推陳出新,照顧各方需要。利民會於2001年成立「利民卓業」,創辦社企及提供就業訓練,與商界攜手幫助精神復元人士重回社會職場;在2004年為支援照顧者及家屬而成立「聯心社」,現已網羅800多位會員;在2008年推出《即時通》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,是香港首個24小時真人接聽的情緒支援熱線,並在後來承辦了衛生署的精神健康熱線。我們更在2013年協助成立「利民社區網」,透過自助組織讓精神復元人士互相幫助,目前有300多名會員不時以個人經歷推廣精神健康;他們更在2023年成功申請為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。從2020 年開始,我們推行美國耶魯大學的「復元公民」計劃,協助復元人士發展個人能力和優勢,幫助他們創造有價值的角色回饋社會。
走向未來
我們在香港的服務踏入第40年,衷心感謝社會大眾多年來的大力支持,當中包括無私的義工﹑慷慨的捐助者及贊助機構﹑攜手合作的政府及非政府社福機構及社區組織﹑專業的顧問團隊﹑還有海外利民會,使我們一步一步穩健地成長。
香港社會還有很多不斷冒起的精神健康需要,而本會在未來還有很多有待營辦的發展計劃。我們將一如以往,不會忘記前輩們的初心,抱著愛心與真誠,支援有情緒健康需要的人。無論你是支持者、同行者或者是受助者,都感激沿途有您和我們走過40個寒暑高低,一起走進下一個40年。
40週年誌慶活動
(2023年第4季,2024年活動稍後刊登)
2023年 | ||
7-10月 | 友樂共鳴 (第一階段) A-Cappella(無伴奏合唱)音樂旅程 | 港島東友樂坊 服務使用者 |
8月 | 英國尋根之旅 | 利民會職員及 執行委員會成員 |
9月24日 | 利民造星 | 利民會服務使用者 |
9月 | 超市遊學團 (與營養師合作,推廣健康資訊,健康飲食的選擇) | 港島東友樂坊 服務使用者 |
9月 | 40週年社區展關懷 – 尚德篇 區內獨居長者探訪 | 尚德之家及靈實長者地區服務 長者 |
7-9月 | 地區街站 (介紹利民會及推廣精神健康服務) | 港島東友樂坊 社區人士 |
10-12月 | 重燃你我他 | 黃大仙友樂坊 服務使用者 |
11月 | 40週年社區展關懷 – 翠華篇 翠華之家開放日 | 翠華之家 家屬及社區人士 |
11/ 12月 | 40週年社區展關懷 – 環翠篇 單身人士 / 長者宿舍探訪 | 環翠之家 社區人士 |
11/ 12月 | 40週年社區展關懷 – 屏山篇 區內社服單位 / 特殊學校探訪 | 屏山樓 社區人士 |
11/ 12月 | 40週年圓形繪畫製作 | 利康居 服務使用者 |
12月7-9日 | 亞太精神健康國際會議2023 | 專業人士﹑ 服務使用者 |
11-12月 | 第六屆利民慈善盃乒乓球公開賽2023 40週年盃 | 私人機構﹑ 公眾人士 |
11/2023 -1/2024 | 友樂共鳴 (第二階段) A-Cappella(無伴奏合唱)音樂旅程 | 港島東友樂坊 服務使用者 |